文化
环球财经文化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图为92岁的黄宾虹(1955年2月4日,胡一川来探望黄宾虹,见黄宾虹已重病明显消瘦,仍伏案孜孜作画,遂拍下当时情景)

黄宾虹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爱好诗书、篆刻和绘画,青年时辗转求学,反复临摹前人之画,尤爱石涛作品。中年因激于时事,响应“公车上书”和拥护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而被人告发,幸事先闻讯,仓惶出走。后长期居住上海、北京、杭州。

黄宾虹是20世纪传统中国画(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四大家之一。有“再举新安画派大旗,终成一代宗师”之誉。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黄山图 | 157×121cm

他一生大部分生活极不安定,但数十年如一日,以顽强执着的精神,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大江南北从事绘画创作和艺术教育事业,进行了大量的编撰工作。曾与宣古愚(人哲)合办宙合社,又发起组织“艺观学会”、“烂漫社”、“百川书社”等艺术团体,还主持“神川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美术部编审工作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等职。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闽江泛舟 | 149x79cm

黄宾虹山水画的成就,得益于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研究以及他“读万卷书”的学识,“行万里路”的经历。他50岁前广学古人,孜孜研磨;至70岁,遍历名山大川,实地写生积稿盈万;70岁后大变其法,开创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道路,卓然成为一代山水画大师。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拟董巨二米大意 | 173.5×91.5cm

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苍健、浑朴、厚重、华滋、沉凝等特点。

他研究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曾总结出“平、圆、留、重、变”五种笔法和“浓、淡、破、泼、积、焦、宿”七中墨法,追求“黑、密、厚、重”的艺术效果。

他追求以书法入画,力图以质量朴厚的笔墨风格造成新的气象,达到遒劲而不纤弱、高雅而不粗疏的境地。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山舍夜坐 | 175.5x92cm

他下笔重,运笔狠,笔法多变,尤喜用浓淡不同的彩墨,层层积染,使画面充实而有份量。

一幅画只有“干裂秋风”,就会索然无味,因此既要“干裂秋风”,又要“润含春雨”。他晚年画山,有时全用渴笔焦墨,但在这些渴笔焦墨痕迹中,他往往点之以水,或者铺以水,使画面浑厚又华滋。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蜀游山水151x82cm

他不再按勾、皴、擦、点、染的传统程序作画,而是变成了印象式的整体把握,东一笔,西一笔,纵横驰骋,常常勾中带皴,皴中带擦,也常常点皴结合,有时皴染交错,有时点染难分。勾皴擦点染的灵活运用再加之数种墨法和水法的相互参用,使层层积染的画面更加自然融洽,也更具抽象意味。“画之分明难,融洽更难。融洽仍是分明,则难之又难。大名家全是此处见本领”。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无声诗思32x258cm

黄宾虹说:“ 我用积墨,意在墨中求层次,表现山川浑然之气。有人既以为墨黑一团,非人家不解,恐我的功力未到之故。积墨作画,实画道中的一个难关,多加议论,道理自明。”

李可染也曾说:“ 画山水要层次深厚,就要用‘积墨法’,但此法最易出现板、乱、脏、死的毛病。黄宾虹最精此道,甚至加到十多遍,愈加愈觉得浑厚华滋而愈益显豁光亮。”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五十万卷楼图117.5×52.8cm

有次客人见到黄宾虹只用水去点,以为忘了用墨,于是特地把砚台送过去。老人见了,风趣地说:“我是用水灭火,不要再点火了。”客人未解其意,他搁下笔笑着说:“墨是火烧的烟,画上了墨,点上了水,这不是灭火吗?”其实他的这几句风趣的话,正好说明画上用水的重要性。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 武夷山水136x66cm

60年过去了,黄宾虹的画作早已成为了博物馆常年展出的馆藏珍品,当人们看到他晚年的作品时,都会产生种种猜测:有些作品似乎带有强烈的法国印象派气息,而创作手法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随笔点染。尽管大多数观众觉得这些极其相似的山水画晦涩难懂,但是最让人费解的还是画面上那种黑乎乎的笔墨。

黄宾虹 :我不负墨,墨将许我

《黄山汤口图》是黄宾虹最后一幅绝笔精品,笔墨苍劲严实坚厚,给人有重量之感,更显老辣功力。2017嘉德春拍,创出3.45亿元天价。

纵观中国山水画发展史,几乎每一次山水画的变革都伴随着积墨技法的丰富与创新。黄宾虹 “黒密厚重、浑厚华滋”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与他提出的“五笔、七墨”绘画理论中的 “积墨”表现得关系最为直接,可以说,没有其独特的“积墨”表现,就不会有其独特的山水画风格。中国画要继承更要发展,对黄宾虹积墨画风的恰当解读,对未来山水画的发展或许有些积极的借鉴作用。

“笔力透入纸背,是用笔之第二妙处,第一妙处,还在于笔到纸上,能押得住纸。画山能重,画水能轻,画人能活,方是押住纸。”“古代书画之所以宝贵者,固非其为古董而宝贵,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

——黄宾虹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为您推荐

首页 客户端 广告服务 寻求报道

版权所有 © 环球财经网  jingj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