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首席经济学家:石油市场下半年将现供需平衡

2016-07-10 21:39:54 界面

“就石油市场而言,现在已经看到曙光了,快走到一个转折点了。”6月7日,在北京出席《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文版)发布仪式上,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对外表示。

在此后接受包括界面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专访时,戴思攀进一步表示,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全球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有可能在下半年恢复。

戴思攀分析称,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较为强劲,情况要好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

在供应方面,油价走低导致美国页岩油的产量继续下滑,根据美国能源署的最新数据,目前其日产量相较峰值下降了100万桶。同时,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的政治局势动荡也在加剧石油供应的疲软。

在戴思攀看来,过去几个月油价开始企稳回升,说明市场已经通过价格信号作出反应了。他认为油价未来仍会继续上涨,不过并未预测油价回升的具体幅度。

这位BP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同时表示,油价上涨的幅度可能仍然有限,目前处于高位的石油库存将抑制油价进一步恢复。根据他的分析,去年年底,全球的 石油库存相比此前5年的平均水平多出了约6亿桶,这需要至少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消化。此外,一旦油价恢复增长,美国页岩油的产量又会再度提高,从而 抑制油价进一步上涨。

美国页岩油革命爆发后,石油市场出现的供过于求,使得石油价格从2014年下旬开始不断走低,并延续至今。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新增了100万 桶/日,与此前10年基本一致。但石油供应量却增长了224万桶/日,其中约3/4来自于美国页岩油。戴思攀认为,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世界石油的生 产和需求之间存在100万桶/日的过剩现象。

普氏能源的统计显示,2015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52.39美元/桶,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47%,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值。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约为每桶46.8美元。

尽管石油价格走低,但欧佩克国家为保住市场份额并未减产,这使得去年全球石油的供需继续失衡。《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尽管去年全球石油消费 增量为190万桶/日,高于2014年110万桶/日的增长幅度,但每天的石油产量也比2014年增加了280万桶。其中伊拉克新增74万桶/日,沙特新 增50万桶/日。

2015年,石油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占比达到32.9%,自1999年以来首次出现市场份额增长。中国以及欧洲国家进口了大量石油,成为油价低迷期的受益者。去年,中国进口原油819万桶/日,同比增长10.8%。欧洲为1364万桶/日,同比增长8.2%。

以下为戴思攀的部分采访实录:

界面: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国际油价上涨了80%-90%,其中是否有投机因素?油价回调是否可持续?

戴思攀:很难有人能够去准确预测油价,因为不可预料的因素太多了。今年以来石油价格的恢复 和攀升,在一定程度上与金融市场恢复了信心有关。但是我认为,基本面的改变是今年油价恢复上涨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石油市场的供需已经开始走向再平衡了。 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库存会停止增长,这样的话,相关的企业就会更有信心。

界面:英国脱欧对油价的走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戴思攀:脱欧的影响其实没有人真正知道,但是脱欧必然会带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我觉得英国脱欧后,会通过两个渠道影响石油价格:

第一,脱欧会让英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增长蒙上阴影,其中包括石油需求的增长会放缓。

第二,石油的价格也会受到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情绪的影响。因为金融市场是非常关注风险的,金融从业者的风险偏好和容忍程度是会经常变化的。比如有 一段时间全世界风平浪静,大家都对未来比较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愿意在金融市场上承担更多的风险,去购置一些风险程度比较高的资产。而现在,既然 世界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人们在金融市场上就转变成了风险厌恶型。像石油这样的资产,被人们认为是风险比较高的资产,因此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界面: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1.5%,不到过去十年平均水平(5.3%)的1/3,这一情况是不是会延续?

戴思攀:过去几年我们发现一个趋势,中国能源需求增长放缓比GDP增长放缓更明显。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强度(单位GDP所要耗费的能源)在下降,而且每年降幅还在加大。比如去年中国的能源强度下降了5%,这是过去20年中最大降幅。

我们认为,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能效提高了,也就是说,用更少的能源就能生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品了。二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高能耗的工业领域转向低能耗的服务业。

此外,也有短期因素在起作用。钢铁和水泥应该是中国能耗最高的行业,它们的产量在去年都出现了下降。但是我想中国经济可能还会维持每年7%左右的增长,这样的话,像钢铁和水泥行业不可能持续萎缩下去,能源强度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就会受到抑制。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