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大户压力仍存  36家寿险公司亏损

2017-08-21 08:24:08  环球财经网 

严监管的背景下,保险主体分化加剧,大型保险公司发展加速,而激进型中小险企受制于业务单一、新产品开发能力有限,经营模式正受到挑战。

8月17日,由于未按时报送2017年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新光海航人寿被保监会通报要求整改。而在这之前,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已经基本披露完成,偿二代背景下的转型路上,保险公司压力几许,现金流状况如何,或许可以通过对偿保险付能力榜单进行扫描来窥见一斑。

 36家寿险公司亏损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目前有62家人身险公司和70家财产险公司披露了2017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总体来看,财险偿付能力状况要好于寿险。

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中,财险公司第二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515.81%,较上一季度末均值下降40.54个点;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360.87%,较披露公司上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的565.07%下降204.2个点。

利润方面看,2017年上半年,包括富德生命人寿、天安人寿、幸福人寿在内的36家寿险公司在上半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度较大的富德生命人寿上半年净利润为-35.7亿元。财险公司的盈利状况也同样不是十分乐观,数据显示,包括浙商财险、泰康在线、燕赵财险等30家财产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对侨兴私募债进行赔付的浙商财险亏损额度超过3亿元。

现金流方面,21家寿险公司二季度现金流处于负数状态,而同样面临现金流告负的财险公司则有30家。其中,前海人寿是二季度末现金流缺口较大的公司之一,二季度末净现金流为-255.8亿元,较一季度减少132亿元;财险方面,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较大的现金流缺口,根据公司解释,由于购入债券、基金、股票产品和信托业务,公司二季度末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27亿元。

上季度评级方面,恒大人寿是寿险公司中唯一一家C类评级险企,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则被评为了D类;财险公司中则未见D类评级,都邦财险和信达财险则以评级C类垫底。

 两公司偿付能力指标告负

通过对比2017年数据发现,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财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均值均较第一季度有所下降。

第一季度就已经指标告负的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依然处于偿付能力不足的状态,其中,新光海航人寿第二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393.56%,较一季度末的-205,20%有所下降,而在第三季度的指标预测中公司预计三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443.79%。

这家由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50%设立的合资保险公司已经暂停了新业务的开展,新光海航人寿表示,偿付能力出现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公司资本金不足,已暂停开展新业务,加剧了公司的亏损,实际资本逐步走低。公司正在采取相关措施来缓解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包括协助推动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工作、再保险安排以及投资管控等。

中法人寿的情况更不乐观。据中法人寿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843.06%,相较一季度末大幅下滑。同时,二季度末的保险业务收入仅为16.5万元,净利润-2040.19万元

中法人寿起初由中国国家邮政局与法国人寿分别持股50%设立,随着中国邮政另起炉灶,独资设立中邮人寿,中法人寿难逃被老股东抛弃的命运。2015年4月,两家民营企业鸿商集团与人济九鼎正式接盘中法人寿75%股权,中国邮政退出,法国人寿持股比例降至25%。然而,新股东的到来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新生,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便一路下滑,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核心偿付充足率指标从-128.35%下降至-277.07%,公司评级也从B级一路降到目前的D级。目前公司的增资计划正在进行中。

  万能险大户压力仍存

除上述两家险企偿付能力指标告负外,还有不少昔日的行业“黑马”也在面临着偿付能力监管压力。数据显示,二季度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62.26%、72%以及81%。此外,珠江人寿、天安人寿、幸福人寿、瑞泰人寿、国华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在100%-11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偿付能力指标并不乐观,但前海人寿、珠江人寿、瑞泰人寿等公司的第二季度情况已经较第一季度有所好转。而现金流缺口方面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上述几家险企第二季度现金流均较第一季度季末数值有所下滑,其中,前海人寿公司第一季度末现金流为-124.4亿元,第二季度则为-255.8亿元,而华夏人寿、珠江人寿第一季度末现金流分别为为45.8亿元以及53.5亿元,第二季度末则双双由正转负。

自“保险业姓”概念提出以来,保监会明确提出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一系列相关规定也陆续出台。在监管趋严压力下,众多保险公司将销售重心从万能险转移。

保监会发布上半年行业数据显示,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140.15亿元,同比增长23.00%,增速同比下降14.29%。细看寿险业务,具有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的普通寿险业务规模保费占比达到52.91%,较去年年底上升16.71个百分点;分红险占28.80%,上升5.04个百分点;社会较为关注的万能险占17.4%,下降19.45个百分点。川财证券研报也显示,2017年前五个月,46家险企万能收入同比下滑,其中前海人寿等12家寿险企业万能收入同比下降九成。

在转型回归的路上,行业整体数据初见成效,但对于新产品开发能力有限、业务单一,面对监管难以迅速反应的中小险企来说,压力仍然存在。面对偿付能力监管,不少偿付能力指标不达标险企需要“补充弹药”。

而据中保协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有5家险企在7月份发布了增资计划,合计增资额达92.45亿元。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