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面临三大挑战

2017-09-24 07:46:20  财经新闻网 

央行该不该发行数字货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触及了货币理论许多本质性的东西。国际清算银行9月期《评论季刊》上的一篇文章,向我们清晰展示了整个社会引入数字货币所要面对的挑战。

发行数字货币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央行该不该向普通公众开放账户系统?现在讨论的数字货币,其主要的功能和现金是类似的——现金不记名,也支持点对点交易,唯一的缺点是它不是电子化或数字化的货币。在“央行-商业银行”二元金融系统框架下,持有现金的公众想要获得数字化的支付体验,唯一的办法是将现金存入银行,让它变成商业银行的负债。商业银行这个强大信用中介,让陌生人之间的经济往来成为可能,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系统也由此得以运转。

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流通中的现金是央行的负债,而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现金变成存款,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在货币供应中的权重大幅上升。而“央行-商业银行”这样的结算和清算体系,也让整个社会的交易变得透明和可统计。这两个因素,前一个让央行调节基础货币供应成为可能,后一个则成为政府财政和宏观调控的基础,最起码税可以收上来,经济规模可以看得见了。

如果用数字货币替代现金,那么一切就反过来了。因为替代之后,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支付结算的中介功能,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全能银行模式将面临变革,金融体系在货币供应中的作用也要重新评估。

基于以上的逻辑,现代央行无一例外都不向普通公众开放账户系统,谨守自身中央清算和货币政策的功能定位。虽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也曾假设过,既然商业银行可以在央行开立准备金存款账户,普通个人理论上同样也可以开设所谓的“通货存款”账户,但这种账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第二个核心问题是应用范围。目前讨论的数字货币,主要指替代现金支持自然人之间的小额交易。但以现有的技术手段而论,要做到这一点完全不需要数字货币,支付宝或者微信就足够了。关键的问题是,一旦央行对外发行数字货币,企业法人和金融市场这两个更大的应用层面是否也需要引入?这些机构与自然人账户发生往来时,应该接受还是拒绝数字货币呢?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现有的支付清算系统中,企业法人和金融市场参与者都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其账户实行严格的实名制管理。支付系统中的管理员(比如开户银行和中央银行)在后台可以看到数据全貌。这种架构,目标是整个社会的数字化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应对税收征管、反洗钱、应急处理等等各种挑战。显然,不记名且点对点的数字货币在这里是一个异端,会让整个系统乱套。

第三个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匿名性。匿名性也分两个层面:交易对手匿名和第三方匿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这两个层面都是匿名的。

在我们现有的货币形态中,纸币可以做到交易对手匿名和第三方匿名,因而也成为非法交易首选的支付方式。正因为如此,现代社会中纸币的流通量已大幅下降。而存款账户或者各种金融产品之间,交易对手匿名和第三方匿名都不可能。避免信息泄露的解决办法是分层授权,同样是严格管制。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央行发行一种不记名且支持点对点交易、能够完美避开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的货币,在法理和实操两个层面将要遭遇的挑战有多大,已不言而喻。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