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环球财经网投资

民信金服:金融巨头为何去金融化却保留牌照?

这段时候,“去金融化”一词成了互联网巨头热衷的口号。蚂蚁金服、百度金融、京东金融纷纷宣称“不做金融,只做科技”,一时成了金融界人士讨论的热点。
  
  蚂蚁金服2017年就将自己的定义为Techfin,而不是Fintech。百度金融的朱光说,百度金融正在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把全部的金融资产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京东金融扮演的角色是为金融机构服务。讨论的焦点在于,尽管巨头们施行了“去金融化”,但是这些公司却持有多张金融牌照,其金融业务没有退出的迹象。
  
  针对这一现象,大部分人士都认为这是金融强监管的一种策略。民信金服专家表示,金融强监管是大趋势,非持牌机构和监管套利机构未来很难生存,做金融业务的限制将越来越多。发挥科技公司的优势,利用流量和技术赚金融的钱,可能是金融科技公司的选择方向。专家认为,众多公司宣传“不做金融”之后实际会进入一个战略转型期,即将公司的技术作为金融业务的输入,但是想要从事金融业务则必须持牌,所有在转型期间必须持有各种金融牌照,甚至为了布局更多的业务,牌照只增不减。
  
  民信金服专家认为,尽管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两个词语一度火热,但是很多企业在最初给自己定位的时候并不是十分清楚两者之间的不同。在金融监管的风口浪尖,重新审视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本质区别,将有利于监管层采取客观理性地措施而非一刀切的方式抑制。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来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金融科技更侧重于科技,是辅助金融业务的角色。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慧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而像蚂蚁金服把自己定义为科技金融,其本意是用技术让金融变得更具包容性。面对中国金融强监管的环境,科技金融的提出可以减少平台面临的政策方面的阻力,获得更加宽松和包容的政策环境。
  
  民信金服专家认为,目前众多企业在强化科技和弱化金融的形式上本在伯仲之间,但是就像“去金融化”还要挂牌一样,在业务层面,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很难区分,两个都必然要和金融发生联系。只要进入了金融范畴,必然要面对风险管理问题。因此,不论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企业的最终业务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风险的防控能力上。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首页 客户端 广告服务 寻求报道

版权所有 © 环球财经网  jingj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