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 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2017-08-11 08:51:36  环球财经网 

 一场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最强风暴之后,一些“幸存者”以“金融科技”之名改头换面。谁是“真功夫”,谁是“假把式”?在资本眼里,谁才是真正的金融科技?哪些金融科技公司值得投资?

  从去年开始,金融纷纷插上科技的“翅膀”,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花开遍野。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获得77亿美元融资,首次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是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额唯一有所增长的地区。

  而2017年以来,“金融科技”与“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热度不减,成为创业者和资本竞相追逐的领域。据记者观察,目前入局金融科技领域的资本除了PE/VC外,还不乏腾讯、阿里巴巴、软银中国这类巨头公司和“国家队”基金。

  然而,一场互联网金融整治的最强风暴之后,一些“幸存者”以“金融科技”之名改头换面。谁是“真功夫”,谁是“假把式”?在资本眼里,谁才是真正的金融科技?哪些金融科技公司值得投资?

  金融科技的本质:

  是技术而不是金融

  “金融科技”一词起源于美国,由“financial technology”合成而来,从字面理解即为:“应用于金融的技术”。“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这几个词常常被混淆,愣是分不清,方向不正结果就不尽相同。”福泉投资创始合伙人乔治认为,按照央行的说法,前两者的落脚点在“金融”,而“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在“技术”,本身不涉及金融监管。因此,他给优秀的金融科技公司下的定义是:“以技术创新和数据的整合能力为壁垒,构建核心竞争力,进入传统金融业务生态,通过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效率,来改造和重塑原来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格局。”

  与乔治的理解相似,创东方投资总监康文胜把金融的发展趋势分为“四化”,即信息化、互联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而金融科技应该落在“数据化”和“智能化”这两个阶段。“金融科技本身是一种技术而不是金融,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金融做获客、资产评估、风险控制和贷后监控等,目前金融科技处于1.0的数据化阶段,未来有望发展为2.0的智能化阶段。”康文胜说。

  对于金融科技与金融的区分,康文胜一再强调“金融是要承担坏账率风险的,而金融科技不用。”他认为,如今市面上许多自称为金融科技的P2P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依托大数据给银行做助贷业务的公司,现阶段充其量为新金融公司,而非金融科技公司,因为他们都要承担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且受金融监管。“但是,假如未来这些新金融公司数据积累越来越多,风控不断优化提升,获取传统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就会越来越低甚至接近于零,这类公司就有潜质晋升为金融科技公司了。”康文胜说。

  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金融科技领域项目

  今年7月,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银行助贷业务的大数金融完成C轮8亿元人民币融资,太盟投资集团、春华资本联合领投,光大资本和前两轮投资方红杉资本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公司风控技术和新金融产品的研发。

  记者了解到,大数金融并不是红杉资本今年以来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首个投资项目,富途证券、大道金服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其“购买清单”里,涉及到数据化信贷、互联网券商、住房金融等多个领域。

  除了红杉中国、IDG这类VC机构外,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还出现了产业资本的身影。今年6月,从事港股美股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宣布完成1.455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为腾讯集团、经纬投资和红杉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集团已经第三次领投。此外,腾讯今年还实施了对易鑫车贷的40亿元战略投资,本轮战略投资中,还出现了顺丰创始人王卫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国家队”基金也出席了金融科技这场投资“盛宴”。今年7月,资产证券化专业服务商厦门国金完成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之一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该基金的出资人为国家财政部,专门投资于国家战略新兴政策导向的高科技、高创新、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此外,今年6月上旬,人人助学完成了千万级天使融资,投资方为中国风险投资公司。

  “我们今年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专项投资基金,规模为10亿元,LP来自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和银行。”康文胜告诉记者,公司最近还在筹备一只美元基金,专门投向海外的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项目。

  此外,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目标金额50亿元的星河金融科技产业并购基金、上海华玺负责管理的国玺科技金融私募股权基金、贵阳市政府和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联合发起的贵银大数据金融基金等多只金融科技基金均于近期设立,涵盖了移动支付、众筹、信贷、互联网券商、住房金融、汽车金融等各个领域。

  投资的重要标准

  在资本眼中,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标准有哪些?康文胜告诉记者,创东方对金融科技深入研究后,设立了两条投资主线:第一,沿着金融科技“四化”趋势寻找投资机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二,寻找Fintech驱动业务的新金融标的,如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智能投顾等。

  围绕这两条主线,康文胜表示,对金融科技类公司的考察有六个标准:第一是金融科技驱动业务创新;第二是业务要合规;第三是公司已经和金融机构合作;第四是如果目前是新金融公司,未来要能逐渐演变为不承担业务风险的金融科技公司;第五是要控制估值;第六是团队素质高。

  “目前我们所投资的几家金融科技公司大多处于A轮左右的早期阶段。”乔治认为,要更准确地把握金融科技行业的投资逻辑,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早期的创业公司,而是要从更为全球化的视野去了解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对金融科技项目的投资,乔治梳理出三条基本逻辑:第一,项目拥有怎样的技术,是否具备先进性和技术壁垒;第二,项目是否能改变传统金融场景、改造一个局部的金融生态,为用户创造价值,提升商业效率;第三,更偏好具备平台属性、基础设施属性的项目,因为此类项目的边际成本低、可扩张性和用户粘性强。

  尽管中国的金融科技正在奋力追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领域的许多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都集中在海外,但在投资人看来,这恰好是中国金融科技的机会所在。“中国的市场够大,人口够多,意味着数据量足够大。”康文胜说。而在乔治看来,欧美国家的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相对完善,但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所以机会大有所在。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强力的金融监管让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时刻警惕。“我们对金融政策都很敏感,一出来就赶紧研究监管政策,因此项目的合规是基本的底线。”康文胜说。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